转让商标:想让本土饮料品牌延续生产
郭必成告诉记者,他在2010年取得百士特商标权后建了厂房,2011年上马了桶装水、棒棒冰、碳酸饮料的生产线。起初产品销路不错,但从今年5月份开始,由于资金困难,除棒棒冰外,其他生产线停产。
郭必成表示,参加“造富工程”是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让企业起死回生,“最坏的打算就是转让商标,让甘肃人自己的饮料品牌延续生产下去。”郭必成说,如果转让,转让价288万,其中商标80万。他本人认为百士特还有发展潜力,“百士特”虽然无法与国内一线品牌抗衡,但在二线品牌市场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在三场洽谈会上,有8位投资者对“百士特”饮品感兴趣,与郭必成初步有意向性合作协议。
夹缝中挣扎:希望东山再起但未如愿
多年前,五泉、504、百士特、乐赛特等兰州本土冷饮品牌曾在不同的年代创造过辉煌的业绩。
1997年,“百士特”汉字及英文字母组合商标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成功,公司发展进入巅峰状态。也就在这一年,“伊利”入驻兰州;1999年,“蒙牛”来兰。
“短短两三年时间,"伊利""蒙牛"就凭借先进的销售模式,占据了兰州大部分的冷饮市场份额。”一位曾在百士特公司工作过的人士说,2000年,在两大冷饮巨头的强大阵势前,百士特公司“未及拔剑便应声倒地”。2001年,兰州街头百士特的标志性建筑“红顶屋”被拆除。此后,百士特几次变革,希望东山再起,但终未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