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威、汉腾、比速、宝沃,加上之前的凯翼、观致、华颂,还有互联网汽车蔚来、乐视、游侠,以及那些趁着国家新能源汽车政策东风冒出来的各种“鬼”车、还魂车,汽车市场着实让人再次眼花缭乱,借着“互联网+新能源”的噱头,似乎又迎来了一波高速发展的新高潮。
如果说,最近10年汽车的爆发增长,是基于强大的市场消费需求,基于经济的稳步增长,是一个汽车普及的阶段,牛鬼蛇神都能分一杯羹。那么,从2010-2016这几年汽车市场来看,汽车消费市场虽然后劲十足,但已经开始显现消费升级的迹象,微型车、两厢车、中高级轿车相继成为细分市场的中坚力量,又相继跌落下神坛,被SUV、MPV抢走风头。
汽车市场总归会趋于理性和稳健,甚至间歇性的下滑。在此期间,比亚迪、吉利、奇瑞等一批自主品牌中坚力量都曾跌入谷底,市场份额节节败退。虽然近两年,比亚迪依靠新能源重新翻身,吉利依靠产品升级换代、品牌重新塑造、开放国际合作,逐步走上脱胎换骨之路,但也有奇瑞、江淮等企业还处于转型升级的困难时期。
市场的短暂调整固然击不倒像吉利、长城、长安、比亚迪这些规模性企业,诡异的是,也没有淘汰掉像力帆、众泰、华泰这些边缘企业。借着互联网、新能源,这些企业突然也过得有滋有味,SUV、电动车都搞得风生水起。
唯一即将消失的品牌就是被广汽兼并后的老吉奥,但听说吉奥的创始人缪雪中已经开始另起炉灶,重新打造一个新的吉奥,首当其中将发展新能源汽车。即使是摇摇欲坠的菲亚特,也在广汽的打造下,勉强的活了下来。
从媒体,到专家,到政府官员,再到企业老板,都曾经把汽车市场大浪淘沙、优胜劣汰挂在嘴边,普遍认为汽车市场自主品牌最多活下来3-5家。而事实是,目前汽车品牌已经超过400个。到底谁能生存下来?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但为什么这么多品牌能生存下来,似乎能回答出1234。
一个一年卖5-10万台的企业也能活下来,这是为什么?
一是强大的体制。几十个省市直辖市,现在找出来没有汽车工业的,恐怕也就是新疆、西藏吧?举省市之力,让一个品牌活几年应该问题不大。出租车全部本地生产车型、政府采购全部本地车型,想着法子帮你卖车。
二是相对较低的成本。好多人疑问了,汽车产业那么烧钱,怎么会成本低呢?告诉你这些活着的企业怎么做的:产品上模仿,保时捷卡宴、途观、奥迪Q7这些山寨版做出来,既省钱、又热销;成本上苛刻,能省则省;广告人力,压到最低。最最关键的还有,一些城市为了发展经济、一味追求GDP,对于引进汽车工业不遗余力、倾其所能,免费的土地、优惠的税收、大量名目繁多的补贴,一个地方政策比一个地方好,没有你想不到。如果不是电动汽车的大发展,知豆、陆地方舟、永源、长江,有一个入流么?有几个是老百姓知道的?但这些品牌并非一无是处,存在即是价值嘛。
三是互联网的大发展。特斯拉巨亏、京东巨亏、滴滴巨亏,从这三大巨亏企业,是否应该明白互联网造车的目的?毋庸置疑,互联网造车,享受的不是过程,看重的只是结果,也印证了那句话,生的高贵,死的伟大。
所以说,没必要关注谁会活下去,谁会死掉,关注一下谁能够成为全球化的车企,这才是真正的大浪淘沙,吉利?长城?长安?
文章标签: 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