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度销声匿迹的回力球鞋,以其白底红标的复古风格,成为美国好莱坞明星足下的“宠儿”。一时之间,回力球鞋的设计样式在国外成了“香饽饽”,这让正在寻求转型的上海回力鞋业有限公司(下称回力鞋业公司)很振奋。然而,在欣喜之余回力鞋业公司却发现,其英文标识“WARRIOR”被美国一家公司在欧美地区抢先注册商标。针对国内企业“出海”遭遇商标抢注的现象,有专家建言,企业应提高品牌保护意识,积极筹划国外商标布局,以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商标“劫难”类型多样
国内企业出海遭遇“商标劫”的品牌并非“回力”一家,如重庆鼎工机电有限公司企业商标在巴基斯塔遭遇抢注;梅花伞业股份有限公司商标在美国遭遇抢注。据了解,目前在国外遭遇商标抢注的既有享誉国内外的中华老字号,亦有尚未在国际上取得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同时,一些以出口为主,且商品和品牌有一定特色的中小型企业,以及以互联网为主要宣传平台或营销渠道的企业等,亦曾在国外遭遇过商标抢注的情形。
据北京市联德律师事务所律师左玉国介绍,上述企业的商标在国外遭遇抢注,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是国外或国外特定市场或特定人群知晓,有一定知名度;其次是该商标在国外已有实际的市场价值,或者在可预见的将来,预期会有较高的市场价值;再次是商标国外注册意识或商标管理队伍薄弱,未投入相关费用,抢注者有可乘之机。
而抢注国内企业商标的“主谋”既有国外的代理人或代表人(国外的商业合作伙伴),又有国外竞争对手,同时还有国外大量抢注他人商标的商标“掮客”。一旦被这些人“盯上”,或被国外合作伙伴要挟,如独家代理、低价供货等,或被直接挡在国外市场门外,国外市场“假货”充斥,“真货”被诉侵权逐出市场,或被索要高额商标转让费用。
左玉国表示,国内企业的商标在国外遭遇抢注,可以进行谈判,通过商务条件的适当让渡解决,协商解决失败可以依法维权,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上述措施如果未能达成预计效果,可高价买回自己被抢注的商标。国内企业国外维权,需寻找精通商标业务的专业律师事务所或代理机构,咨询国外律师,如实陈述相关情况,对企业在国外商标维权的前景进行预判,预判前景较好,决定维权后,根据国外律师的要求,按国际公约或国外法律规定,搜集准备充分的证据,依法维护自己的商标权。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随着我国企业出海浪潮开始兴起,未来遭遇商标在国外被抢注的现象仍会出现,那么面临“被抢注”的危险,企业应如何应对?
有业内人士表示,面对商标在国外被他人抢注这一现象,企业应打出一套组合拳,既要擦亮双眼,又要未雨绸缪,同时更要亡羊补牢。
首先,国内企业需擦亮双眼,警惕要求独家代理权的人。一些国外商人往往提出独家代理权要求,而一旦遭到拒绝,其便可能会以自己的名义在其所在国注册我国企业的商标,利用注册商标专用权阻止他人代理我国企业的商品。其次,国内企业应警惕展览会上详细了解产品市场的人。国内企业参加展览会时,如果发现有人详细了解产品市场情况,但又没有合作意向,那企业就要注意了,该人可能就是商标抢注者。此外,国内企业还需要警惕目标市场的竞争对手。近年来,通过商标抢注制造知识产权纠纷,已日渐成为一些国外企业向我国企业设置贸易壁垒的一种新手段。
该业内人士同时表示,反击抢注,更必要的是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商标防御体系。
该业内人士认为,中小企业可不急于在国外申请注册商标,只需委托国内商标事务所监测企业国外潜在市场的商标注册情况,同时保留商标原始凭证即可,商标事务所定期监测目标国家的商标注册公告,一旦发现有雷同或近似商标,便可提起商标异议,阻止抢注的出现。国内市场领先企业,伴有较大数额出口业务,其商标在“区别标识”作用之外亦具备了“价值增值”功能,此时,企业应该开始考虑进行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而针对明确国外发展计划的大型企业,最好的商标保护措施就是针对目标市场,委托当地专业事务所,以逐一注册的方式进行国外商标申请。
该业内人士指出,如果企业能够提供商标的原始凭证及公证材料,被抢注企业是有可能依靠法律夺回商标的。同时,抢注者的动机不外乎一个“利”字,如果企业可以坐下来与抢注者谈判,未尝不会得到一个兼顾市场和效益周全之策。而任何事后补救总是没有事前预防来得经济,保护知识产权,根本还是建立适合自身的防御体系。
文章标签: 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