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电信、国美、小米……这些耳熟能详的知名商标,在海外将落入他人手中。近期有63个知名商标在墨西哥被抢先申请注册。随着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此类在异国被抢注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何知名商标频频在海外被抢注呢?
商标意识淡薄不利于市场竞争
抢注者抢注他人商标往往是为经济利益驱动,主要有四种情况:
一是抢注成名的商标为己所用,将其用于自己所生产的产品,这样可以坐收渔利,省去大笔品牌培育费;
二是抢注后再将商标的使用权或所有权予以出售,这些恶意抢注者自身并不拥有实业,他们往往向企业索要巨额商标转让费,或是按销量索要进入本地市场的许可费,或以被抢注企业“侵权”之名起诉,获取赔偿。
第三种情况是,借恶意抢注商标阻挡产品进入该国市场。商标抢注成为新型的贸易壁垒,被竞争对手用作阻击市场进入的一种工具;
第四种情况是国外经销商借恶意商标抢注,讹取产品的经销权。
商标是产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知名商标意味着产品拥有更广阔的市场和较高的品牌附加值。企业应未雨绸缪,在产品进入目的国市场之前开展商标等知识产权布局,谨防自身权益受到恶意抢注等不法行为的侵害。
文章标签: 商标抢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