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品牌是消费者心智中代表特定品类的名字或者符号。在消费者心智中发生关键作用的是品类而非品牌,品牌得意义在于表达品类。
广告公司普遍过度强调品牌忠诚度这个概念,实际上,品牌忠诚度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个误导。消费者会对代表进口高档啤酒的喜力产生忠诚度,但不会对喜力皮鞋也感兴趣,因为品牌总锁定于特定品类,品牌得忠诚度只存在品牌与特定品类之间。
缺乏真正的世界级品牌
心智中代表特定品类的符号才能成为品牌,折页回答了关于媒体关于有无品牌得争议。就市场而言,联想代表了电脑;茅台代表了高档白酒……,因此这些品牌仍然只可看做国家级品牌。就世界范围而言,阿里巴巴作为B2B电子商务品类的代表,已经成为为数不多的国际级品牌,而格力则有望成为主导全球空调品牌领域的世界级品牌。
品牌在品类中的地位决定品牌价值
对应现实中的品牌价值排行榜,我们看到一个普遍的误区:大量品牌的价值被高估,很多评估中动辄以亿计算的品牌实际上并无多少价值。品牌的价值由两个要素决定:一是某个品类中的主导地位强弱,第二是该品类的价值大小。可口可乐曾经是全球最有价值的品牌,它的价值在于主导了全球可乐类。微软是全球第二大最有价值的品牌,它的价值在于主导了全球个人电脑软件品类。主导性不仅是影响品牌价值的重要因素,甚至也是影响股票价值的重要因素,股神巴菲特在解释为何长期持有可口可乐、吉列的股票时强调,“毫无疑问,因为我确信他们讲继续在它们的市场处于长期的主导地位。”
国内诸如长虹、海尔、春兰等大而全的品牌貌似强大,但皆因过度稀释而变得虚弱,逐渐丧失了初步建立起来的品类主导力,这些品牌长期占据国内品牌价值榜前列,不仅麻痹了企业自己,对其它企业也起到了负面引导作用。
先有品类,后有品牌,然后有形象
一旦品牌建立,形象随之形成。企业无法在没有市场、消费者的情况下,,通过建立某种形象而创建品牌,缺乏主导性市场地位的品牌也很难建立理想的形象。品牌形象的建立也无法完全依赖于广告传播,实际上,品牌重度消费群或者典型消费群的形象通常就是品牌形象的基础。例如格力曾期望通过广告传播打造国际化形象,效果并不明显,但随着格力产品行销全球,国际化形象自然建立。
品牌代表特定品类,企业则可以生产不同品类。
有观点认为:品牌有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之分,这是对品牌的误读。企业就是企业,品牌就是品牌,企业代表法人实体,品牌代表品类,没有所谓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之区分。可口可乐公司作为企业主要针对的对象是股东、员工和供应商以及渠道等,并可以生产其他饮料包括雪碧、芬达等,企业最终并不直接影响消费者;可口可乐最为品牌则只代表可乐,直接影响消费者。
在市场竞争初级阶段,产品质量普遍不稳定,企业的实力和形象尚可有助于消费者建立信心。在这个阶段,企业对消费者还有一定影响。时至今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渐激烈,法规的日益成熟完善,企业的背书作用日益减弱,品牌逐渐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转而居于幕后。
混淆企业和品牌的区别,容易导致两种误区产生:其一:无法准确把握市场竞争的基本单位是品类(品牌最为表现)这一实质,而步入打造“企业品牌”的误区,例如打造“仁和药业”“哈药六厂”等企业品牌,莫不如此。其二:盲目延伸品牌,采用所谓的“大品牌战略”、例如TCL集团、海尔集团等企业,导致品牌稀释,竞争力丧失。
品牌与品类共存亡
关于品牌的生死,品牌形象理论的观点是“产品可能死去,品牌将会永生”、我们不这样认为。没有一个强大的品牌在自己品类死亡后还会健康存在。可乐品类的消失,必然意味着可口可乐品牌的消失;打字机品类消失了,王安这个强大的品牌也消失了;随着数码技术的普及,柯达可能成为下一个消失的品牌;冰茶品类消失了,旭日升品牌也丧失了价值;传呼机消失了,中北这个品牌也完全失掉了价值。
社会发展阶段、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品类会产生自然起落,并直接影响品牌的起落。浓香一度是白酒行业风靡的香型,酱香风格的茅台也应时推出了多个浓香品牌,但都以失败而告终,而这种失败最终让茅台品牌没有向浓香型大力发展,而是继续停留在酱香领域,这成为茅台发展史中最为关键的一个转折点。与茅台的做法相反,同样是老八大名酒之一的董酒舍弃了“董香”的特色,推出“浓香”、“酱香”董酒,结果销售下滑,落到最后破产。试图迎合消费潮流每天变化的品牌最终将被削弱和摧毁,更佳策略是做好准备,等到潮流再次到来。
品牌越是强大,在心智中运动就越困难。这是品牌发展的悖论。如果一个弱势品牌,通常可以轻易把【品牌转移到其他品类,但不值得如此做,因为品牌本事价值有限。当面临着拯救企业或者拯救品牌这个选择时,对于企业而言,较好选择是舍弃对老品牌的挽救,推出新品牌。
文章标签: 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