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孔明聪明盖世、神机妙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道号“卧龙”。纵观诸葛亮的一生,既具备“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谋略家风采,又具备“宁静淡泊、谦虚谨慎”的政治家风度;既有安邦定国的远大战略眼光,又有百战百胜的务实战术思维;不但有构思巧妙、灵巧机动的发明家思路,更兼有虚实结合、隐迹潜踪的知识产权保护手段。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连载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协调司、《专利三十六计》一书的作者董新蕊所做的“跟诸葛亮学知识产权智慧”系列,首先推出第一系列——木牛流马篇。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贴切地说明了粮草在古代战争中的重要性,诸葛亮六出祁山,褒斜道崎岖险阻,均以运粮困难,粮草难以为继,只能“走为上”。当今企业运营的“粮草”就是现金流,能够融资保证现金流就相当于能保证粮草供应,而不至于“断炊”!
董新蕊发现,《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二回“司马懿占北原渭桥,诸葛亮造木牛流马”的故事中,在记录诸葛亮在用木牛流马运粮的同时,还从商标、专利和技术秘密的立体化布局方面给了我们以启示,给了我们对抗“山寨产品”的专利战思路,值得当今的发明家、企业家和Iper(知识产权从业者)好好学习。
一、商标品牌推广的借鉴
长史杨仪入告(孔明)曰:“即今粮米皆在剑阁,人夫牛马,搬运不便,如之奈何?”孔明笑曰:“吾已运谋多时也。前者所积木料,并西川收买下的大木,教人制造‘木牛’‘流马’,搬运粮米,甚是便利。牛马皆不水食,可以昼夜转运不绝也。”
“木牛流马”正是源自于此,有史学家认为“木牛流马”就是现在常见的最普通不过的独轮推车。在《宋史》、《后山丛谭》、《稗史类编》中亦有记载,木制独轮小车,汉代称之为“鹿车”,诸葛亮将其改进,称作“木牛流马”。这些资料说明诸葛亮仅仅是对独轮小车作了发明改进,还不是原创性的发明,“木牛流马”就能流传千年,名字起的好功不可没。
时至今日,虽然人们依然对已经失传的“木牛流马”到底为何神器争论不休,但是后世几千年,一提“木牛流马”就知道这是诸葛亮发明的运粮车的名称,发明人、品牌无如雷贯耳。
“剑关险峻驱流马,斜谷崎岖驾木牛。后世若能行此法,输将安得使人愁。”发明人的魅力令木牛流马千古传名,木牛流马的精巧设计给发明人锦上添花,这就是商标的力量、品牌的魅力。
二、专利技术保护的借鉴
对于木牛流马的制造方法,孔明曰:“吾已令人依法制造,尚未完备。吾今先将造木牛流马之法,尺寸方圆,长短阔狭,开写明白,汝等视之。”众大喜。孔明即手书一纸,付众观看。
杨仪并众将探头一看,原来是分别关于木牛和流马两份专利说明书。众将看了一遍,皆拜伏曰:“丞相真神人也!”
2.1 木牛的专利技术详情介绍
《三国志》中,造木牛之法在说明书中云:
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领中,舌着于腹。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脚,横者为牛领,转者为牛足,覆者为牛背,方者为牛腹,垂者为牛舌,曲者为牛肋,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细者为牛鞅,摄者为牛鞦轴。牛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每牛载十人所食一月之粮,人不大劳,牛不饮食。载多而行少:独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
附图标记:1角, 2头, 3舌, 4齿, 5肋, 6前足轮, 7脚, 8牛鞦轴, 9后足, 10辕手柄, 11后腹, 12前腹, 13后足轴, 14体轴, 15背, 16前足, 17辕,18领,19前足轮轴,20鞦轴孔。
2.2 流马的专利技术详情介绍
造流马之法在说明书中云:
“肋长三尺五寸,广三寸,厚二寸二分:左右同。前轴孔分墨去头四寸,径中二寸。前脚孔分墨二寸,去前轴孔四寸五分,广一寸。前杠孔去前脚孔分墨二寸七分,孔长二寸,广一寸。后轴孔去前杠分墨一尺五分,大小与前同。后脚孔分墨去后轴孔三寸五分,大小与前同。后杠孔去后脚孔分墨二寸七分,后载克去后杠孔分墨四寸五分。前杠长一尺八寸,广二寸,厚一寸五分。后杠与等。板方囊二枚,厚八分,长二尺七寸,高一尺六寸五分,广一尺六寸:每枚受米二斛三斗。从上杠孔去肋下七寸:前后同。上杠孔去下杠孔分墨一尺三寸,孔长一寸五分,广七分:八孔同。前后四脚广二寸,厚一寸五分。形制如象,靬长四寸,径面四寸三分。孔径中三脚杠,长二尺一寸,广一寸五分,厚一寸四分,同杠耳。”
附图标记:1上杠,2前箱,3前杠,4前脚,6前轴,7下杠,8后箱,9后杠,10后脚,11后轴,12支脚杆,13后脚轮,14后脚轮轴,15前脚轮,16前脚轮轴,17肋下,18体,19肋。
2.3 木牛流马的实用性验证
据《三国演义》中记载,木牛流马的实用性是非常明显的,不但解决了运粮的难题,还令司马懿恐慌,其坚守不出、待敌粮尽自退的战术将不再有效:
过了数日,木牛流马皆造完备,宛然如活者一般;上山下岭,各尽其便。众军见之,无不欣喜。孔明令右将军高翔,引一千兵驾着木牛流马,自剑阁直抵祁山大寨,往来搬运粮草,供给蜀兵之用。”
木牛流马造成后,懿大惊曰:“吾所以坚守不出者,为彼粮草不能接济,欲待其自毙耳。今用此法,必为久远之计,不思退矣。如之奈何?”
三、商业秘密保护借鉴
3.1 司马懿通过逆向工程山寨木牛流马
司马懿大惊后,想出的一招就是拼命抢过三五匹木牛流马来进行仿造。
急唤张虎、乐綝二人分付曰:“汝二人各引五百军,从斜谷小路抄出;待蜀兵驱过木牛流马,任他过尽,一齐杀出;不可多抢,只抢三五匹便回。”
司马懿看了,果然进退如活的一般,乃大喜曰:“汝会用此法,难道我不会用!”便令巧匠百余人,当面拆开,分付依其尺寸长短厚薄之法,一样制造木牛流马。不消半月,造成二千余只,与孔明所造者一般法则,亦能奔走。遂令镇远将军岑威,引一千军驱驾木牛流马,去陇西搬运粮草,往来不绝。魏营军将,无不欢喜。
司马懿所用的就是逆向工程(又称逆向技术),是一种产品设计技术再现过程,即对一项目标产品进行逆向分析及研究,从而演绎并得出该产品的处理流程、组织结构、功能特性及技术规格等设计要素,以制作出功能相近,但又不完全一样的产品。逆向工程源于商业及军事领域中的硬件分析。其主要目的是在不能轻易获得必要的生产信息的情况下,直接从成品分析,推导出产品的设计原理。
逆向工程往往会被认为是对知识产权的严重侵害。
3.2 诸葛亮通过技术秘密对付“山寨产品”的策略
对于对自己知识产权的严重侵害的司马懿,诸葛亮是如何应对的呢?诸葛亮正是通过技术秘密(knowhow)进行应对的,不但抢过来了魏军制造的木牛流马,还“顺手牵羊”抢了魏军的粮食补充了自己的粮草(参见《专利三十六计》第十二计),可谓“一石二鸟”!
却说高翔回见孔明,说魏兵抢夺木牛流马各五六匹去了。孔明笑曰:“吾正要他抢去。我只费了几匹木牛流马,却不久便得军中许多资助也。”诸将问曰:“丞相何以知之?”孔明曰:“司马懿见了木牛流马,必然仿我法度,一样制造。那时我又有计策。”数日后,人报魏兵也会造木牛流马,往陇西搬运粮草。孔明大喜曰:“不出吾之算也。”
诸葛亮早就料到了司马懿会派人抢木牛流马,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孙子曰:“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反竞争情报(Counter Intelligence或Defensive Intelligence),又称为风险管理保护模式,是企业为保护自己的商业秘密而采取的一些列的积极防御方法,企业通过采取措施抵销竞争对手的情报搜集活动,保护企业秘密和正常专利经营。
诸葛亮的木牛流马被山寨后,不慌不忙,因为他还有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压阵!
(诸葛亮)便唤王平分付曰:“汝引一千兵,扮作魏人,星夜偷过北原,只说是巡粮军,径到运粮之所,将护粮之人尽皆杀散;却驱木牛流马而回,径奔过北原来:此处必有魏兵追赶,汝便将木牛流马口内舌头扭转,牛马就不能行动,汝等竟弃之而走,背后魏兵赶到,牵拽不动,扛抬不去。吾再有兵到,汝却回身再将牛马舌扭过来,长驱大行。魏兵必疑为怪也!”王平受计引兵而去。
“将木牛流马口内舌头扭转,牛马就不能行动,敌兵走后,再将舌头扭转回来就可。”这,便是技术秘密!这便是Knowhow!
诸葛亮“木牛流马”的故事告诉我们,在专利战争中,可采用专利保护和技术秘密相结合的方式,虚实结合地对核心专利技术进行保护。
通过专利保护(patent)和技术秘密(know-how)相结合,在技术保护的范围上分为专利保护部分和技术秘密保护部分,在技术保护时期上合理选择专利申请时机,在专利申请文本上采取策略性的撰写方式,来保护自己企业的新技术的知识产权,为企业的科技创新保驾护航。
在具体选择的操作手段上,专利保护与技术秘密应综合衡量。对发明创造重容易被他人模仿且不容易保密的部分申请专利保护,对于技术难度大不容替被仿造的部分作为技术秘密保护。例如,在专利文件中首先应充分公开体现发明目的的基本技术内容,防止“公开不充分”而不能获得专利权;对于影响技术效果的工艺、优先配方、最佳实施条件等则不进行公开。这样做的好处是,即使他人按照专利说明书记载的技术方案生产专利产品,在没有掌握核心技术秘密的前提下其产品质量和工艺水平仍然不会对我方造成威胁。(选自《专利三十六计》之瞒天过海)
诸葛亮在用木牛流马运粮的同时,叫司马懿吃够了苦头,令自己美名千年,从商标、专利和商业秘密的立体化知识产权布局思路,给了我们当今的企业家(尤其是遇到融资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很好的知识产权保护借鉴策略。
文章标签: 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