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郫都区积极探索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
题记
作为全国首批创新创业示范基地,郫都区按照市委对标管理工作相关要求,认真审视郫都区区位和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中打造“电子信息和双创产业基地,国际化都市新区 ”的历史定位,积极对标武汉东西湖区、深圳南山区等双创工作先进,抬高标杆谋跨越,按照“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标准,引进国内外顶尖孵化器参与协同创新,借助美国硅谷国际等平台举办国际化交流活动,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中心。
郫都区委、区政府明确提出,对标先进大胆改革创新,着力破解科技金融瓶颈,建立平台化与市场化有机结合的双创投资机制,真正实现雪中送炭、扶在关键。其中,尤为重要的创新举措就是成立知识产权局,探索专利、商标、版权“三合一”改革,制定知识产权促进方案,从知识产权教育、注册受理、纠纷调解、司法救济、产权评估、展示交易、质押融资等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营造尊重创造、呵护创意、支持创新的浓厚氛围。
2017年2月,成都市委、市政府将郫都区列为成都市3个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单位之一。3月27日,郫都区知识产权局正式成立,率先在全国内开展商标、专利、著作权“三合一”行政管理和执法;协同区人民法院开展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三审合一”试点工作;争取在探索综合管理改革过程中,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并在全国推广。
据了解,郫都区知识产权局充分整合原分布在科技部门、市场和质量监管部门、文化部门的专利、商标、版权等职能,通过“合三为一”,着力构建与创新创造创业相匹配、与强化公共服务相适应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彻底打破“各管一摊、分立并行、职能交叉”状况,力争取得“1+1+1>3”的聚合效应,为全面深化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改革提供郫都样本。
改革完善知识产权制度
推进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化、知识产权商品化产业化
建成众创空间75万平方米,引进新型孵化器40家,聚集各类双创项目1463余个、创客1.3万人,全区新增专利申请2340件……这组数据的背后,折射的是菁蓉镇作为全国双创示范基地,双创的活跃度和双创要素汇聚度,改革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已成为郫都区进一步营造良好双创环境、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任务。按照国家赋予双创示范基地的一系列先行先试建设任务,郫都区正在探索总结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和发展成果,成立知识产权局,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正是全国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的重要一环。
先行先试,新的历史时期,新的知识产权保护之路该怎么走?刚刚组建起来的郫都区知识产权局承担起了改革探索的使命,区知识产权局局长兰由玉介绍道:“我们认真梳理分析了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中央、省、市、区对知识产权工作的新要求,深刻研究分析了国际知识产权工作发展态势,并对标武汉东西湖区、深圳南山区等双创先进城市工作经验,初步厘清了郫都区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的思路。”
兰由玉分析说,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188个成员中,有181个国家和地区实行综合管理体制,其中采取“三合一”模式的74个、采取“二合一”模式的107个,集中管理是基于科学配置治理结构、保障创新发展的选择。20世纪以来,知识产权已涵盖专利、商标、版权、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设计等各类无形财产,实行综合管理、再造政务流程,已是势在必行。
同时,中央、省、市也强调,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要紧扣创新发展需求,发挥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的引领作用,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构建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探索支撑创新发展的知识产权运行机制,推动形成权界清晰、分工合理、责权一致、运转高效的体制机制。
兰由玉说,区委、区政府将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作为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和全国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的重要内容,区知识产权局将切实“对标硅谷、比肩光谷”,按照试政策、试制度的思路,推进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化、知识产权商品化产业化,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造创业中心。
建立高效综合管理服务体系
探索知识产权“六区”建设经验
记者了解到,构建全区知识产权管理服务体系,是郫都区知识产权局成立后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推动区域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举措。具体工作主要围绕知识产权教育、申请注册、投诉维权、产权评估、交易展示、质押融资工作,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推动形成权界清晰、分工合理、责权一致、运转高效、法治保障的知识产权体制机制,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服务体系。“未来,我们将按照中央关于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的精神和全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部署要求,主动改革,积极作为,抓好落实,确保形成在全国、全省可复制、可推广的全面创新改革经验,让改革试点工作取得实效。”兰由玉表示道。
按照计划,郫都区确定了打造知识产权工作的“六区”工作目标,包括:
打造知识产权改革创新先行区——充分发挥辖区科研资源密集、科研成果总量强劲增长的优势,紧密依托大学、大院、大企业,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发掘、运用、转移机制,着力打通军民融合、科技与经济结合、科技与金融结合“三个通道”,大力推动科研总量转化为经济体量。
打造知识产权创新创业试验区——培育知识产权文化,营造尊重创造氛围;搭建公共技术平台,降低知识产权获权成本;探索高校院所职务科技成果“备案登记、过程监管、赢利分成”模式,推进职务成果转化,保护、激发科研创造热情;建立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评议制度、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导航制度,创新驱动发展评价制度,完善风险预警体系,提升区域创新发展决策水平。
打造知识产权有效运用先导区——建立知识产权大数据平台和转移交易平台,绘制、发布区域产业特别是电子信息和双创产业发展专利导航图,全面监测、精准分析、定向推送,为政府精准招商、企业布局市场、高校逆向创新提供决策参考,促进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
打造知识产权严格保护样板区——成立知识产权法庭,推行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三审合一”审判制度。建立知识产权综合执法大队,成立法学智库,集中处理专利、商标、版权以及多种知识产权交叉的纠纷案件。深化“法创e空间”建设,推动行政执法与司法联动。
打造知识产权高效管理引领区——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坚持以提高授权审查质量、推动转化运用、营造知识产权环境为重点,逐渐实现知识产权由传统管理向现代治理转变。
打造知识产权综合服务示范区——设立郫都区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围绕知识产权生态链布局菁蓉镇国际服务超市,优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大力推行知识产权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实现各类服务便利化、集约化、高效化。
创新知识产权管理服务办法
为各类企业提供全方位知识产权全程服务
“从企业技术研发、专利申请、成果转化到产品上市,从商标注册到专利和版权市场化应用等等,我们的知识产权管理服务将贯通于企业发展的全程。”兰由玉介绍说,区知识产权局将首先选取阿尔刚雷等科技成果转化型新兴企业,以这些典型企业为“试验田”,主动上门服务,将知识产权管理服务贯穿在企业成长全过程,同时也探索一套可操作、可推广的专利、商标、版权“三合一”工作法。
下一步,围绕商标、专利、著作权“三合一”的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和公共服务,郫都区知识产权局将重点开展六方面工作:
一是知识产权宣传教育。建立“知识产权明白卡”制度,实现送政策、送服务上门;通过“专家讲课、律师释法、法官说案”等形式,推进知识产权教育走进创客、走进高校、走进企业;选树知识产权“科学创造、合理运用、有效保护”典型案例,总结经验模式,加快复制推广。
二是知识产权申请注册。整合专利、商标、版权注册申请流程,提供一站式服务,及时兑现补贴政策;搭建知识产权中介服务绿色通道,设立中介机构服务评价体系。将“菁蓉镇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网络)”作为线上服务窗口,纳入统一管理。
三是知识产权评估服务。对接国家知识产权评估认证中心、成都市科技成果评价联盟等机构、组织,建立知识产权评估资源库,根据各类主体不同知识产权评估需求,开展知识产权评估服务;向企业发放“知识产权服务券”补贴评估费用。
四是知识产权展示交易。设立知识产权展示交易网络平台,打造链接全球的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大力拓展知识产权展示、交易、许可渠道。建立符合知识产权发现规律的统计体系,完善知识产权发展评价体系,将知识产权指标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五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搭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平台,积极开展债权融资、股权融资、科技与专利保险等科技金融服务。创建天使基金、孵化器、加速器、产权交易为一体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对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的企业,给予相应补贴。
六是知识产权法律支撑。完善“法创e空间”知识产权投诉维权援助中心功能,设立投诉维权咨询服务窗口;鼓励企业运用“知识产权服务券”购买中介机构法律援助服务,降低维权成本;加强知识产权信用体系建设,推进知识产权违法侵权纠纷执法办案、行政处罚等信息公开,加强知识产权失信行为管理。
【目标展望】
郫都区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力争到2020年实现实质性突破:
——知识产权基础能力全面提升
知识产权教育、政策法规全面普及,知识产权人才队伍规模适度、结构优化、素质优良。以菁蓉镇为核心的双创基地原始创新、自主研发氛围浓厚,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深入人心。
——知识产权创造水平显著提高
专利年申请量突破6000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件;商标年申请量突破10300件、作品著作权登记量突破5000件。“郫县豆瓣”地理标志品牌价值实现跃升,文化领域商业模式全面创新,传统蜀绣焕发生机,文创产品走向世界。
——知识产权运用效果显著增强
具有产业特色的西部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初步建成,资源集聚度高、流转活跃;技术市场登记的技术合同交易总额突破4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年度金额5000万元以上。辖区高校科研成果“三权”改革深入推进,菁蓉镇新经济产业园成为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集聚区,产业提质增效升级明显。
——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显著改善
成都创新创业知识产权庭“三审合一”有序运行,司法保护主导作用充分发挥。与上级工商、科技、文化部门开通知识产权维权打假绿色通道,形成快速响应机制。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紧密衔接,执法协作、侵权判定咨询与纠纷实现快速调解。视听节目、文学、版权交易实现有效监管。
——知识产权管理能力显著增强
政府重大产业规划、重大投资活动知识产权评议制度实现常态执行,辖区科研院校、企业普遍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形成“放管服”改革有机结合的鲜活经验。
——知识产权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开发PC端、微信公众号,高效运行菁蓉镇国际服务超市,实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推进调解前置,促进知识产权纠纷及时、有效解决。建立知识产权中介服务集聚区、知识产权评估认证中心,为知识产权对接市场、对接金融搭建起高效、便利通道。
【数说郫都】
专利:拥有专利25723件,其中发明专利16587件;2016年新增专利5923件,其中发明专利3152件。
商标:拥有商标7228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7件、四川省著名商标45件、成都市著名商标62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5件;2016年新增商标1890件、四川省著名商标8件、成都市著名商标8件。
版权:拥有版权1521件,2016年新增1200件。
以上数据涵盖全区19所高校、科研院所,统计截止2016年12月31日。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郫县豆瓣,650亿品牌价值;蜀绣,42亿品牌价值,年产值2.7亿元;唐元韭黄,核心区8600亩,年产值1.5亿元。
本报记者 张渝
(原标题:郫都区积极探索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
文章标签: 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