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资讯

首页 > 商标资讯 > 正文

挑战极限 走进深蓝——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成立四周年纪实航海

2016-12-28 08:41:00 商标资讯 分享

  春华秋实已四载。对于东海航海保障中心战略转型来说,这四年具有里程碑意义。

  这四年,从北极航行指南姊妹篇,到随“雪龙”号出征南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航行指南序列,他们让航海保障服务走向全球,从东海海区延伸到欧洲、美洲,一直到地球的两极。

  这四年,从“海e行”APP软件,到洋山港E航海示范工程、“北斗系列”水上工作网络,他们实现了“让电子海图到手机”,实现了水上定位精度“米级”、“分米级”、“厘米级”三级跳,一系列“高端的智能化”为东部沿海各自贸区提供了水上保障服务。

  这四年,从首席工程师制度,到国际间的交流与培训,他们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致力于国内航海保障人才培育模式的标准化、系统化、国际化,扩大中国海事航保在亚洲区域乃至全球的影响力。

  四年来,东海航保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准确定位,夯实基础,明确助推航运中心建设、服务蓝色经济发展、践行海洋强国战略的服务战略,主动做好航标、测量、绘图、通信传统航海保障工作,积极为海事监管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转变思维,顺势而为,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出“推送全球、跟踪全球”的服务目标,不断实施拓展新领域、丰富新产品、强化新技术、引领新方向等新举措,在有效履职、创新发展方面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答卷。

  “走出去” 转型发展强服务

  随着国家“航运强国”战略深入推进,航运事业走向深蓝,中国商船、军舰、科考船一直驶向海洋的每个角落。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杨传堂在解读“海运强国”内涵时指出:“海运强国至少体现在四个方面,强大的保障能力、强大的竞争能力、强大的影响能力和强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强大的保障能力,就是拥有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运输装备、服务能力和支持保障系统,对海运通道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与控制力,能够有效保障国家重要物资和人员的海上运输。

  建立强大的航海保障能力,对于海事航保部门来说,就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地理空间上拓展,突破传统的航海保障局限于沿海港口、近海30海里内的服务范围,把航海保障的服务领域扩展到远洋的航运交通和船舶水上活动中,为海运战略通道保驾护航。

  2016年4月,中文版《北极航行指南(西北航道)2015》正式出版发行,与2014年出版的《北极航行指南(东北航道)2014》形成姊妹篇,共同为计划航行北极航道的国际航行船舶提供了航海保障信息服务,这也让我国有了属于自己的“北极攻略”。北极航道被称为“黄金水道”,是东亚与大西洋北部沿岸的最短航线,大约比传统航线缩短了三分之一的航程,两本《指南》的出版发行,将为有志于航行北极东北航道的中国籍船舶提供一份内容丰富、资料详实的航行参考资料,从而发挥北极航道的潜在商业价值,更为我国北极战略的实施提供有益的尝试。

  就在北极“开花结果”的同时,在地球另一端的南极,东海航保中心的守护旗帜也在徐徐升起。随着一声汽笛长鸣,“雪龙”号科考船从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缓缓起航,启程执行中国第31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而在这次科考中,东海航保中心承担了航标助导航系统建设和相关水域测绘任务,这是交通运输部第一次派员参与,对航海保障事业助力极地、海洋发展战略有着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航海保障服务只是为海事、港航单位服务,其实也应该面向全社会,海洋开发、海洋维权、军事、科考也需要航海保障服务。两年来,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在做好传统航海保障服务的基础上,积极跳出传统视角,不断拓展服务范围,实现贡献最大化,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主任王鹤荀说。

  此外,为助力“一带一路”战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航行指南序列也在紧锣密鼓地编撰中,在中国北海、东海、南海—马六甲海峡—亚丁湾—地中海这一整条航线上,也将有属于我们自己的“航行攻略”,这也是东海航海保障中心近年来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发展转变的充分体现。

  E海智造 助力“海洋强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从海洋大国迈向海洋强国一直是我们的“海洋梦”。“我们正在致力于以北斗导航系统推广民用为契机,从航海装备的‘制造大国’走向‘智造大国’,通过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加快推进我国民族航海产业技术能力和科技水平的全面提升。”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副主任、总工程师刘嘉华如是说。

  据了解,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基于北斗导航系统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建设,涉及通信、导航、计算机信息处理等多个技术领域。近年来,在上海海事局的关心和支持下,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与各相关大学、研究所、有关电子导航产品制造商等形成合力,共同参与北斗导航系统项目在航海保障应用方面的研发,已经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成果:

  洋山港E航海示范工程,融合了港务、引航、海事、航保,气象、码头等多方要素,致力于解决能见度不良情况下船舶安全航行的技术问题,开发了电子靠泊系统、AIS指泊仪以及基于航标气象与水流要素的采集平台,使涉海单位可以分享各种信息,提升港口运营效能;水面无人智能测量平台(无人智能测量艇)填补了我国海洋测绘远程操控无人驾驶测量的空白,首次亮相于2013年中国海事局“南海联合巡航”任务中,并在第31次南极科考中为“雪龙”号发现首块锚地;水上安全信息数字广播系统(NAVDAT)已于2015年1月成功试运行,测试数据传输速率达到18kb/s,是传统模式的上百倍;由无线电指向标——差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RBN-DBDS)和北斗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BD-CORS)组成的“北斗系列”水上工作网络已经初具规模,实现网络内海域“米级”、“分米级”和特定水域“厘米级”的高精度水上定位,为船舶航行、海事测绘、水上各类工程提供多层次定位服务。

  与此同时,由于调研发现中小型船舶在航行智能化、信息化、电子化方面的应用能力弱的情况,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和上海海事大学共同开发了“海e行”APP软件,为航海用户提供电子海图浏览、航线绘制、海上定位及导航、航迹查询等服务,进一步拓展了航保服务范围,让更多的小型渔船、低配非公约船舶能够免费享受到船舶定位助航服务,进一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海e行’APP应用软件方便快捷,准确权威,可在出发前实现模拟航行,让我们提前对船舶行驶轨迹运行时间、会碰到的情况有了预判,心里踏实多了。”使用海e行APP应用软件的船长深有感触地说。

  锻造高端人才 提升国际话语权

  21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核心技术的竞争。科技成果的研发、航海保障服务的完善,离不开航海保障专业人才的技术支撑。南海巡航、南印度洋海域马航MH370失联飞机搜寻、第31次南极科考等重大活动,精湛了技术、丰富了经验、淬炼了能力,一次次的实战造就了一支专业化航海保障高端人才团队。

  为了培养专业的领军人才,东海航海保障中心设立了首席工程师制度,让职工参与科技研发、科研项目,进一步提高业务能力。该中心分别在航标、测量、通信、编绘四个领域的一线设立一名一级首席工程师,聘期为三年,每年对首席工程师进行考核,对客观条件进行评议,合格者奖金增加百分之十。同时,东海航保中心还在每个航标处设立了一至两名二级首席工程师,合格者奖金增加百分之五。

  “我们格外重视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青年职工积极参与讲述我的航保故事,聆听‘我的航保青春岁月’巡讲,观看交通运输系统年度‘感动交通十大人物’表彰报告会、陈维事迹报告会等,激励青年职工向榜样看齐,进一步激发职工干劲,加深航保感情,强化事业认同。”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人事教育处处长俞华介绍道。

  在激励机制和典型示范作用的引领下,无论是人才的数量,还是人才队伍的结构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高,领军拔尖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不断涌现:项鹭获评2014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邵进兴获评交通运输部交通青年科技英才荣誉称号,张良、吴志华荣获2015年度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熊发仁荣获连云港市第一届“十大最美职工”、“连云港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陈正伟获评“2015年感动交通十大人物”,叶中央入围“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评选”20位候选人。此外,培养出A级海道测量师9名、注册测绘师5名、全国交通技术能手2名,多名技术专家入选交通部和上海市相关专家库,高端人才梯队建设初显成效。

  更值得一提的是,东海航海保障中心连续两届承办中国海事局与国际航标协会(IALA)环球学院联合举办的国际航标管理培训班,为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层次航标管理人员授课。

  “以前,航标知识培训缺乏系统性,没有形成完备的体系,通过参与并承办国际航标管理培训班,将具有国际水准的公约等材料和国内培训结合在一起,有助于培养国内航标人才,培育一批专业能力强兼具授课经验的老师,建立具有国际水准的航标培训体系,以‘国际化’推动‘国内化’,带动国内航标人才培育模式的标准化、系统化、国际化。”东海航海保障中心航标导航处副处长陆永强表示。

  “我们积极地抓住了IALA在航标国际标准化培训上的关键点,具备了较好的先期基础优势,通过温州航标实训基地这个平台,能帮助国际航标学院在航标标准化培训方面作出贡献,进而提升在IALA的影响力。”王鹤荀说。

  据介绍,IALA环球学院从成立开始就一直在寻求各成员国的支持,以协助其为IALA的成员国和潜在成员国进行助航能力建设和航标管理人员培训,以扩大IALA的影响力,而亚洲是其中重要发展区域,中国作为IALA在亚洲区域的重要成员国以及前主席国,通过温州航标实训基地参与和支持国际航标学院在亚洲区域内的助航能力建设和培训,增强了中国海事在国际海事领域的话语权,提升了中国航海保障工作在亚洲区域乃至全球的影响力。

  ■大事记

  助力“海洋强国”

  2013年

  ▲合作研发了首艘无人测量艇,填补国内空白,在第31次南极科考中为“雪龙”号发现首块锚地。

  ▲实现民用海图中国沿海全覆盖。

  2014年

  ▲加入洋山港E航海航保服务示范工程建设。是首批被国际航标协会认可的E航海示范平台。

  ▲实现民用海图中国海域全覆盖。

  2015年

  ▲组织研发的“海e行”移动APP正式发布,实现“电子海图服务到手机”。

  ▲获得北斗导航民用分理服务试验资质,将实现北斗终端数据的运转,支撑北斗在海事领域的应用发展。

  ▲建立数字化海洋情报资料管理系统。全球范围内广泛整合各类与航海安全相关的情报。

  2016年

  ▲设计研发的海上安全信息数字广播系统(NAVDAT)试运行,测试数据传输速率达到18kb/s,是传统模式的上百倍。

  ▲东海海区“北斗系列”水上工作网络初具规模,实现网络内海域“米级”、“分米级”和特定水域“厘米级”的高精度水上定位服务。

  护航“一带一路”

  (北海、东海、南海—马六甲海峡—亚丁湾—地中海)

  2015年

  ▲为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航海保障技术发展,加强与各国相关领域的交流,承办针对高级航标管理人才的首届国际航标管理培训班。

  2016年

  ▲北海、东海、南海航行指南启动编制。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航行指南序列之一的中文版《马六甲海峡至亚丁湾航行指南》出版发行。

  ▲承办第二届国际航标管理培训班。

  一路向南

  2013年

  ▲完成中国海事局“南海联合巡航”,是测绘走向深蓝的首次远征,完成总测线里程约221公里,测量面积约53.9平方公里。

  2014年

  ▲参与马航MH370客机失联搜救,并先后两次侦听到疑似黑匣子信号,为国际协调搜寻提供了支持,引发国际关注。

  ▲两名海事测绘人员正式踏上第31次南极科考之行,是交通运输部首次派员参加南极科考任务。另外,国产助导航设备也在此次科考中“大显身手”。

  2016年

  ▲《港珠澳大桥及附近》海图正式出版发行,为大桥及该水域船舶提供航行服务。

  ▲助力中远“永盛”轮首航南极。在无线电导助航、安全通信、航海资料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

  一路向北

  2014年

  ▲《北极航行指南(东北航道)2014》正式出版发行,比传统航线缩短1/3,被称为“黄金水道”。

  2015年

  ▲为“中国帆船第一人”郭川穿越北极东北航道提供技术支持。

  ▲助力中远“永盛”轮往返北极东北航道。为“永盛”轮加装北斗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并赠送《北极航行指南(东北航道)2014》。

  2016年

  ▲《北极航行指南(西北航道)2015》正式出版发行,与北极东北航道航行指南形成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