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于12月5日至7日在广州举行。本届博览会主题为“展示版权成果、促进版权保护、引领产业发展”,旨在通过展示优秀成果,交流工作经验,全面提升版权综合能力,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在为期3天的博览会上,除了在国际展区、国内展区、版权产业展区、科技创新展区、文物博物馆版权交易区、越秀分会场、版权项目路演展区等七大展区展出版权成果外,中国国家版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还举办了国际版权论坛,广州市人民政府、广东省版权局共同举办了中国音乐版权保护论坛、互联网创新高峰会、中国电影版权精品交流会等十几场主题研讨活动,来自国内知识产权界的专家、学者们展开了一场与版权相关的头脑风暴。
版权制度激发创新热情推动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版权制度由来已久。早在中国宋代,就有防止擅自复印图书的“翻版禁令”。18世纪初期,在技术进步与社会需求的推动下,现代版权制度诞生,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与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知识”是一种财富,这种财富与有形的私有物产一样,神圣不可侵犯。“尊重知识、尊重创作、诚实守信”的观念开始法制化和规范化,并为公众所共同遵循。
版权制度激发创新热情和文化繁荣。创新是民族进步、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版权制度是激励创新的基础性制度,通过确定创作者的专有权利,对其作品的传播和使用给予应有的回报,从而激发人们的创作热情,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繁荣。同时,丰富和持续的创新成果也对版权保护产生了越来越大的需求。数百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了版权制度与创新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版权制度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版权制度框架下,版权因其财产权具有可计量的价值,这种价值使得版权可以被交易并充分参与经济活动,从而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要素和财富资源。近年来,随着新的传播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以智力成果为资源,以知识创新为动力,以受版权保护作品的创新、生产、传播、使用和消费为基础的版权产业发展迅猛,速度远远超出传统制造业,被视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加快发展版权产业,已成为众多国家的共识,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估计,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版权产业所占份额大约在10%以上,部分发展中国家也达到了3%以上,在中国,2014年版权产业占GDP已达7.28%。
中国政府重视版权保护积极推进版权产业发展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版权保护工作,积极全面践行着对已加入的《伯尔尼公约》、《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等相关国际版权条约的庄严承诺,版权保护总体上达到国际水平,为推动国际版权保护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具体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提高版权的地位,将包括版权在内的知识产权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之后,中国政府开始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2015年12月2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深入实施包括版权在内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提升产业国际化发展水平,保障和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在这一大环境下,进一步完善版权保护制度,深化版权国际合作,对提高民族创新能力,增强文化自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完善法律制度,在符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充分与国际规则接轨。我国目前的版权法律体系主要体现为“一法五条例”和已经加入的7个国际公约。为解决数字技术发展给版权保护带来的新问题,我们从加强可操作性出发,一方面,在国内层面积极推动《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清理工作,着重解决数字技术发展给版权保护带来的作者“公共传播权”、权利人技术保护措施和权利管理信息、网络服务商免责等新问题;另一方面,在国际层面积极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WCT)、《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WPPT)、《视听表演北京条约》等相关国际版权条约,全面履行国际义务,努力营造权利人、使用人和社会公众等各方利益和谐发展的版权法律体系。
三是整合资源,依法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切实保护版权权利人的利益。中国实行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并行的版权保护模式,不断加大打击侵权盗版力度,联合相关政府部门共同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行动”,大力推进政府机关软件正版化,树立和维护了中国政府保护版权的良好形象。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至2015年,全国版权行政执法部门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7万余件,移送司法机关案件近4000件,收缴各类侵权盗版制品近5亿件;在互联网版权保护领域,仅2015年“剑网行动”,各地就查处侵权盗版案件383件,行政罚款人民币450万元,移送司法机关刑事处理59件,涉案金额3845万元,关闭网站113家。
四是创新管理模式,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提供优良的版权社会服务。各级版权行政管理部门充分发挥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积极引导版权行业协会和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相关工作,逐步形成了政府监督管理、群团自我维权、企业依法经营的良性互动机制。深入持续地开展版权宣传教育工作,强化一般社会公众和版权业界“先授权、后使用”的版权意识,逐步形成有利于创新的良好版权氛围。
五是引导和支持市场主体创造和运用版权,推动版权产业蓬勃发展。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支持建立成熟、完善的版权发展模式,引导市场主体采取版权转让、许可、质押、登记、合同备案等方式实现版权的市场价值,构建综合性版权要素市场,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以增强版权产业在国内市场的整合能力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目前,我国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信息网络等版权产业在文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展现了强劲的后发优势,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据统计,中国版权产业占当年GDP的总值从2006年的6.4%,已经上升至2014年的7.28%。
六是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建立平衡有效的国际版权体系。近年来,中国政府全面履行版权国际承诺,与国际社会建立了广泛、深入的版权多双边关系,也得到了在座包括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内的多个国际组织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特别是2012年,中国政府成功承办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保护音像表演外交会议,来自154个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员国和48个国际组织的721名代表经过磋商谈判,顺利缔结《视听表演北京条约》,更是体现了国际社会对我国近年来版权保护工作的充分肯定和支持,树立了我国版权保护的良好国际形象。
多年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一直大力倡导并积极推动各成员国树立这样一种理念:努力通过知识产权制度,为各自国家的创新与经济发展作出充分的贡献。我们坚信,随着市场经济不断规范、中国版权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版权国际化合作的不断深化,知识和创造力的潜在价值将在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得以全面认识和提升,版权保护一定会为推动民族、国家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我们也希望,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支持下,与世界各国一起,与在座的海内外朋友们一起,加强沟通和交流,促成版权合作,改善国际版权环境,推进以创新为基础的版权产业发展,带动经济、文化和社会更好地发展。
(本文为作者在2016国际版权论坛上的主题发言)
作者:于慈珂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15日
文章标签: 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