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讯图为:冯军说菜薹长势喜人,下周可全面上市
□楚天都市报记者陈希通讯员张镝万俊
昨日上午,在武昌洪山宝通寺洪山宝塔下的菜薹地里,湖北菱湖尚品洪山菜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军掐下一根菜薹,尝了一口说:“真甜!这里的菜薹下周就能全面上市了!”
公司法人代表李强站在一旁,看着近半米长的菜薹沐浴在暖阳之下,心情也如阳光般灿烂。
而在5个多月以前,武汉7月的大暴雨,差点让他们的洪山菜薹种植计划泡汤。“幸亏银行提醒用‘商标贷’!”李强说,“塔影钟声”这4个字的商标如救心丸救活了企业。
暴雨撕开大缺口商标贷及时补上资金
今年7月初,武汉遭遇大暴雨,该公司在蔡甸的1000多亩蔬菜示范基地泡汤,蔬菜减产严重,受灾损失319万元,该公司还指望这笔收成为8月份洪山菜薹的开种做准备。
菜薹不能因此泡汤。公司人员打遍朋友电话,借到的数额有限。民间借贷负担重,也行不通。公司后来找已贷款的武汉农村商业银行,问能否再贷个300万元,银行方面提示可以尝试商标贷。“第一次听说商标也能贷款!”李强对记者坦言,将商标权抵押给银行来贷款,当时觉得“虚无缥缈”。
时间不等人。8月初,资金来源尚未确定,公司已按计划播种菜薹。此刻李强内心焦灼,对商标贷的办理程序仍一头雾水,听说还要去北京国家工商总局办商标质权登记证。“我们都打算放弃了,银行方面却鼓励我们咨询工商,说不定能成呢。”没有退路,李强决定试一试。
接下来的商标贷之路,越走越清晰:8月中下旬,武汉市工商局商标处工作人员明确告诉他不用跑北京,只要和银行沟通好,他们就能帮忙申办商标质权登记证。
9月,公司补齐银行所需资料,商标评估后能贷400万元;10月,公司完善申报资料;11月11日去工商局递交资料,11月17日公司申报的资料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批准,他们从武汉市工商局领回商标质权登记证。第二天,银行就放贷了!
注册商标为防伪没料到还能生金吐银
据介绍,该公司在宝通寺种有10亩洪山菜薹,当初注册“塔影钟声”商标,只是想保护这些从宝通寺内出品的地道洪山菜薹。“没想到这4个字的商标也生金吐银了。如果没有贷款,公司的洪山菜薹种植计划要砍掉2/3,就会产生一系列后遗症。”李强说。“‘塔影钟声’韵致美妙,怎么想到的?”李强解释,引自古语“塔影钟声映紫菘”,紫菘即洪山菜薹,意即洪山宝塔倒影所及之处,和宝通寺钟声能听到的地方,产出的洪山菜薹才地道。“塔影钟声”这一商标仅供寺内产的洪山菜薹专用,而公司在其他蔬菜基地产出的洪山菜薹,则用另一个商标。
商标是2013年请代办公司到国家工商总局办的,2014年2月办妥,花了几千元。“这次商标贷,工商和银行一分钱没要,服务都好也挺顺利。”李强说。
大量商标在沉睡无形资产也能贷到钱
可惜,像李强公司一样从商标贷中受益的并不多。近日,武汉工商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是商标贷发展最快的一年,有4家企业获贷3亿元,其中有一家文化用品企业,用29件商标获贷2.38亿元。今年商标贷数额已达前6年的一半,但自2010年开始推广商标贷以来,截至目前获得商标贷的企业才33家,仅占全部拥有著名驰名商标企业总量的1.5%左右。
目前部分企业面临融资难,可为何商标贷如此乏力?华科大品牌传播研究中心舒咏平教授分析,一是企业可能没意识到商标作为无形资产也能贷款,二是商标有其特殊性,公司经营不善,商标一钱不值,反之则一本万利,所以其价值评估是比较复杂的,银行出于风险防控考虑也较为谨慎。如今,国家发起“品质革命”,就是看重品牌。商标贷的成熟,则有待银行进一步推广。
目前,武汉市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116742件,其中驰名商标89件、地理标志30件、省著名商标713件、市著名商标1102件。工商部门提醒,只要经营状况良好,拥有商标的企业都可去银行沟通尝试,利用资产+商标的组合贷或更容易获批。
(原标题:图文:“塔影钟声”帮洪山菜薹贷来4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