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价值创新 推进行业发展
赵俊浩
陈威如
瞿广慈
李宇
罗永晖
姚洋
乔晓光
王文志
吕敬人
赵丰
新京报社社长戴自更(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学者、艺术家乔晓光颁奖,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右)为书籍设计大师、视觉艺术家吕敬人颁奖。
中国服装协会会长孙瑞哲致开幕辞。
3月29日至30日,由中国服装协会主办、链尚网协办的2016中国服装论坛于北京举行。
从2013年至今,中国服装品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市场转变,销售低迷、增长乏力、困难重重。即使增长,能否持续也还是未知数。
万物互联时代,边界和壁垒被快速打破。在融合与碰撞之间,行业的横向整合和纵向重塑正在进行。新的连接方式,新的场景范式,重新定义着未来的生活图谱和商业生态。即使曾经的学习对象——国际品牌和电商品牌,同样也处在痛苦的转型期。中国的服装品牌们渐渐意识到,拨开喧嚣的表象,依然需要回归到“产品价值”这一本质和原点,寻找文化根基和基础价值,在变化的时代中稳健发展。
本届论坛围绕“价值创新,驱动产品与服务”的主题,深入探讨未来发展之路。
论坛结束后举办了“第八届非凡时尚人物颁奖盛典”,以表彰当代中国时尚、艺术以及传统手工艺领域的杰出代表,新京报社社长戴自更亲临现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学者、艺术家乔晓光颁发奖项。
创新的行业生态
用科技推进行业的个性化发展
●赵俊浩
链尚国际集团创始人
作为一个面料、辅料交易平台,链尚网创立的最初想法来自于独立设计师的供应链的缺失现象。通过大半年的服务,我们解决了很多设计师在原材料采购的信息源、面料采购、检测以及采购便捷度方面的问题。除了提供国内外的面料、辅料,也说服了一些国际的供应商提供十米二十米这样很低米数的起订量,甚至已经能做到一颗纽扣的采购。
我们做的是行业中没多少人愿意去做的供应端,而这样一个复杂、交易链长的B2B项目,需要的更多是科技,而不是人力。我们在科技上很重视吸纳专家级的人物,链尚网的联合创始人也是来自BAT(中国互联网公司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大巨头首字母缩写)的高管。我们希望能用科技服务行业、改变行业,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帮助创新的实现。
“头牌”转型平台的时代即将来临
●陈威如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战略学教授、《平台战略》《平台转型》作者
平台化思维是商业模式的改变,这与改变运营模式的互联网思维不一样。目前大多数服装企业最多做到用互联网做销售,但从生产链条来看,依然是设计师预估消费者需求再生产,这样一定会产生库存。平台化的商业模式则是垂直价值链的整合:企业向定制平台转型,做弹性生产,即有订单才生产;而消费者更为自主性、个性化,成为prosumer(生产者+消费者)。
这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进阶,是未来三五年的趋势。它也涉及到新的商业生态的形成,比如定制生态要把生态圈做出来,3D打印、弹性生产设备、3D量体的摄像头软件的就位等。
去实现这个转型的不一定是做平台的互联网企业,他们做的是搭建工作,所用的砖瓦依然得找实业要。如今不少互联网公司在往线下走时遇到了问题,所以我觉得将来行业中的领导者,也就是我常说的“头牌”来转型做平台,自己做垂直价值链、自营,可能会比互联网公司做得更好,当然这对于“头牌”们的挑战则在于心态、思维方式的转变。
强调根本的产品思路
价格、品质和品牌合而为一
●瞿广慈
雕塑艺术家、稀奇品牌创始人
我常常在思考,如何平衡艺术和设计之间的关系,其实艺术完全不是拿来用的,但好像人人都需要它。我们的产品当中,90%是不实用的。就像我们养狗一样,其实它是没有用的,但为什么还需要它呢?在一个家庭里,它在的时候是这个样子,当它不在的时候,你就会觉得少了什么东西。我说“稀奇是条狗”,你可以把它当作不同形态的犬类,你把它放在家里,渐渐你就会离不开。在某个环境里,我们找到了合适的家居配饰,但要拿走它的时候,就会发现已经离不开了!这是家居配饰密码的一部分。
一个好的产品密码在哪儿?第一是品质,第二是品牌,品质大多数人都能做好,但品牌这件事就有难度了,品牌的塑造是需要时间的。除此之外,一个产品内在核心的、真正的原代码还有一个,那就是价格,如果品牌、价格和品质合而为一了,这个品牌不可能不成功。
设计理念与社会思潮相关联
●李宇
例外服饰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
今年我给到品牌的方向是:一个态度,务实。两个心态,不妄自菲薄也不自以为是。这样说的意思是不能封闭自己,心态要开放,关注新的思潮,但做事的方式依然要务实,这样才能保持品牌的调性。
例外品牌至今已经20周年了,我们的改变和坚守都与创办至今经历的思潮、文化背景紧密相关。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甚至后现代主义都强调“精英”概念,与大众有一定距离。我们也一直被冠以小众、精英化的名头,但如今我们在努力地去打破这个界限。因为“当代”的状态是打破界限,但不回避精英的形式,而是把那些形式拿过来,与当下的其他形式混合,并跟大众完全互动起来。而换句话说,我们产品的“质”、“价值”的精英化,同时让大众去体验这种品质。这是品牌的经营哲学也好、经营理念也好,它都必须和社会背景、当下的社会思潮去关联。但提供这一切感受、体验的,依然是我们严格把控和制造出来的产品以及服务本身。
回归本质和创新不可偏废
●罗永晖
欣贺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这次论坛主题为价值创新,我想这关乎对于我们的产品价值、品牌价值的重新定义。
回顾从80年代末到现在,产品在市场上呈现出不同的价值表现。1985年到1995年,中国几乎没有品牌,人们买东西注重功能性,“产品价值”就指的是功能。1995年到2005年是中国品牌慢慢出现、品牌价值雏形的形成时间。产品价值成为了“产品功能、质量+商标认可”。2005年以后,品牌价值和流行度则一同引导了产品的价值。目前这仍然是一个鲜明的现状,但谈价值必须回到的落脚点依然是产品本身,它是基础,是1,其他的都是后面的0。曾经有朋友和我提到其品牌被年轻人认为是妈妈辈的专属,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如何避免产品的老化?这位朋友的品牌才创立20年就被认为“老了”,那香奈儿被年轻人喜爱又是什么原因?这说明,产品创新之外,营销模式和平台效应、宣传推广的创新要发力。
制造业+互联网,“练内功”是首要任务
●姚洋
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经济下行时,很多企业都觉得困难,但越困难,蕴含的机会就越多。经济好的时候,旺盛的需求摆在那里,企业做什么产品都能卖出去,便不太去想品质、目标人群、百年老店、打造品牌这些事情,现在则是该想的时候了。总体而言,企业要练“内功”,沉下心来把产品做好,就可以过得长久一些。挺过了这段时间,消费者的需求恢复了,你就能过得更好。
比如你所针对的目标消费群为何?换句话说,你的服装和品牌的个性是怎样的,我们国内的很多服装和品牌找不到个性,原因在于太多把个性等同于年轻、潮流,忽略了更多的消费群体的需求。
又比如产品的品质。现在我们强调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并不是只存在于昂贵的产品中,快消品也完全可以贯彻这一点。平价的服装也可以仔细研究人体、做好版型、选好面料,这些最终都会呈现出一个产品和品牌的性格。至于行业生态、互联网思维,都不如产品本身来得重要,我认为我们的思路应该是“制造业+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制造业”,你看德国倡导的“工业4.0”,它强调的依然是工业本身。
传统文化何去何从?
民间文化需要得到尊重
●乔晓光
知名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
纸发明之后有了剪纸,剪纸延续了几千年,跟我们的原始文化是关联在一起的。我们在很多地方都发现了剪纸,剪纸就如同一部史料,没有文字,只能用歌唱和剪纸来记录历史。我们统计了几十个汉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剪纸,发现越是高龄的人剪得越好,越是经历了生活的苦难和磨炼的人剪得越好。就像苗族的服装为什么这么灿烂?陕北窗花为什么这么吉祥美丽?我们发现在绚丽灿烂和美丽背后,是人类经历的生存磨难、无休止的挣扎、为生活的愤争,所以苦难越深,纸花越灿烂。对于有些老人来说,苦难依然没有脱离他们的生活,他们依然在苦难中生存,但是,这些都不会体现在他们的剪纸中,很多人通过剪纸看到的都是吉祥和美好。
回归原点,倾听心声
●王文志
台湾著名装置艺术家
我早期是做雕塑的,但后来我想,我的作品不应该只是让人观看,而是能让人走进其中,并与土地产生连接性。艺术家其实是借助材质来发言的人,像传声筒一样。因为从小在竹林里长大,后来创作时就选择了竹材,竹子有很强的韧性、本身的结构力量很强,可以用来编织。在创作时我不会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而是充分发挥竹材的韧性和特质。
现在的生活节奏很快,但人还是要经常能回到原点,倾听自己的心跳,去了解和感受自己内心的声音,我的作品最主要的精神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心灵的空间,大家进去之后,可以很舒服地躺着,感受回到自然、回到原点的状态。它跟整个大自然可以结合在一起、产生连接,并且作品可以长久留存在当地,给当地带来新的变化。
创造力来源于读书
●吕敬人
书籍设计大师、视觉艺术家
艺术是感性的,工学是理性的,当我们把感性和理性两者结合在一起,产生诗性,那就是创造力。今天,很多人说书籍可能会灭亡,书籍的阅读会不会消失?这是未来的一个问题,目前还不会消失。数码载体高速、快速海量的片段化阅读,获取大量符号化信息,但不是系统的知识,人们开始意识到慢读书籍的重要性。出版过度商品化引发了反思,所以很多出版人都意识到,要减少纸张的消耗,要做一本精致的、有生命力的图书。
阅读审美从设计开始,创造阅读美学的书籍设计不仅限于装帧。书具有其他艺术完全不同的欣赏形式,它具有物质性、时间性、空间性、流动性,书是信息适宜栖息的建筑。物质的书正迎来新的生命周期,很多个性书店也纷纷建立起来。
小型企业是传统文化的最好继承者
●赵丰
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
同时做到手工传承和商业上的发展是一个课题。我们在市场上能看到一些结合的例子,有一些是属于企业形象方面的需求,比如企业出于社会责任要做一些收藏、保护手工艺品的事情,这和其经营没有直接的联系;另一些是运营层面的策划,某位老手工艺人和其作品与某品牌理念正好契合,合作起来对双方都有帮助。
但这些都还不够。在我看来,传统手工业是具有强烈的个性化、小规模、艺术性等特点的,而基于小型作坊的很多小型企业,本身就是这些手工艺的传承者和经营者,他们可以基于自己的看家本领,从现代技术层面做一些延伸,使产品的核心价值得到发展,最后能得到一批基于传统文化,又结合当今消费需求的东西,这样的传承会更好一些。
D02-03采写 新京报记者/陈晓 吴瑞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