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铁锅选用的材质是优质生铁,不含铅、汞等有害重金属,再加上用传统技艺一次浇铸成型,韧性特别好,在高温300 时,泼水骤冷也不会破裂。”
——紫金铁锅传统工艺传承人 陈国强
英格兰著名化学家J.R.柏廷顿在《化学简史》中提到,埃及前王朝(公元前3000年左右)时期人们就知道了铁这种金属,早期的铁很罕见,可能是从外层空间落到地球上的陨石得到的,早期的铁用来制作珠宝装饰品上的珠子。
考古发掘发现,我国在商代时期利用天然陨铁制作兵器,汉代时期我国最早采用高炉式冶铁,实现从块炼铁到生铁冶炼的飞跃。生铁是在1150 -1300 条件下炼成,出炉时呈现液态,可以浇铸成型。本期《发现广东》讲述的紫金铁锅就是这种工艺的传承,这种铁锅产自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制作工艺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就地取材一浇成型,不含铅汞
据《紫金县志》记载,该县矿产资源丰富,矿冶业兴起于明朝;同时期也出现了铁锅冶铸工艺,该工艺始于明朝洪武十一年(1378年),迄今已有638年的历史。
“紫金铁锅选用的材质是优质生铁,不含铅、汞等有害重金属,再加上用传统技艺一次浇铸成型,韧性特别好,在高温300 时,泼水骤冷也不会破裂。”紫金铁锅传统工艺传承人陈国强说,紫金铁锅在历史上辉煌时期曾远销国外,1964年10月,在国家轻工部主办的全国铁锅生产经验交流会上,紫金铁锅被评为质量第一名,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和香港、东南亚等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鼎盛时期,全县有国营、乡镇铁锅厂10多家。后来受到现代化进程冲击和影响,国内许多锅厂采用机械冲压制锅,成本低,效率高。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靠传统手工艺生产的紫金铁锅销售市场逐渐不景气。目前,紫金铁锅生产厂家仅剩两家,从业人员不到50人。陈国强说:“为了不让铁锅制造技艺失传,几年前我就在进行铁锅的创新实验,不断地改进制作工艺,同时还申报了铁锅非遗项目。”2015年2月26日,紫金铁锅成功申报为河源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散热水箱受到启发,研发聚热叶片
陈国强向记者展示的铁锅锅底都“生”着月牙形漩涡式的聚热叶片,这就是他们反复试验改良过的铁锅,“这是受到汽车散热水箱的启发做出来的,水箱设计是为了散热,我们就想能否反过来,做到聚热呢?研发人员反复试验叶片的走向和疏密程度,火从锅底下面上来,控制好它的走向,让它尽最大可能地围绕着锅底转,不走火,这样就能节省煤气。”陈国强说他们花费了大半年时间,经过上万次试验,终于试验成功了三种叶片纹路排列方式,“现在你看到的一种叶片高度8mm,厚度1.2mm,另外一种高度8mm,厚度0.8mm,另外一种还在制作。纹路厚薄程度跟成品率有很大关系,薄的这种成品率只有30%左右,通常情况下是,浇铸出来后,有一小片叶片没有形成,这就要报废。另外还有,叶片放多了,锅身就会太重,叶片放少了,节能效果差,炒菜速度降低,导致口感差等。这些都没有一个现成的参照系,都是研发人员一步步试验出来的。”
其实整个过程远没有描述得这么简单,比如其中就牵涉到做模具,“传统模具做不出锅底纹路来,所以我们首先要自己设计制作模具,一开始是用砂模做实验,用一次就报废,要反复不停地做,直到实验成功后,才敢制作钢模,一个钢模成本就要几万块。我们制作的铁锅钢模已经申请了国家专利。”
用“高温氧化”克服铁锅生锈
创新改良的铁锅比原铁锅锅底稍薄一些,锅面增加了硅元素,而且制作出了合理、耐用的尺寸:壁厚1.5mm-1.8mm,重量2.5kg-3kg,“因为锅底聚能叶片,炒菜时不易滑动,热能传导更快更均匀,比同规格的旧铁锅能够节省25%以上的燃气用量。”现场陈国强做了一个简单的对比,用新、旧同规格的紫金铁锅用煤气煮一勺同等容量的自来水,传统普通的紫金铁锅耗时6分钟才沸腾,而新一代节能铁锅仅需2分钟。
陈国强说此前他们首批试产了200口新一代环保节能的家庭型小铁锅,居然被外地游客以每口300元的价格全部买下。今年6月和7月,紫金铁锅获得国内唯一一个两项外观设计专利,日前,广西有一厂家,派人上门洽谈,愿意花1000万元买下他们的发明专利,但遭到了拒绝。
除了节能,外观漂亮外,最主要的一点是他们克服了铁锅生锈的一大难题,“目前市面上防止生锈的做法是涂上一层油漆,如果油漆质量差的话,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记得有一个检测说某种铁锅里测出14种有害成分。”陈国强说,他们的做法是“高温氧化”,铁锅所有工序完成后,最后再500 高温持续加热10小时,然后慢慢冷却,在锅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这样就不会生锈了。
(原标题:有传承有创新 老牌铁锅也有技术专利)文章标签: 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