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厦门经济特区陆地、海域面积总和不过1800 平方公里左右。厦门之小,不及内地一个大县;厦门之大,在于它的丰富内含和强大的辐射能力,在于艰苦创业、敢为人先、奋发向上的“ 海堤”精神,在于持续推进的体制、机制创新,在于“ 软”、“ 硬”兼修的综合实力。
商标战略是厦门经济特区做大做强的优先发展战略。厦门市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和平说,商标是“ 软”、“ 硬”实力的综合载体,商标战略是强国之策,强市之道,强企之本,强品之根。
对于企业及产品来说,商标是核心竞争力;对于城市来说,一个拥有诸多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的城市必然是追求卓越、魅力四射、经济强盛的城市。
2010 年,厦门市被国家工商总局确定为首批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这是魅力厦门继荣获“国际花园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以及“联合国人居奖”之后,又赢得的一张“城市烫金名片”。2011 年,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厦门经济特区又有12 件驰名商标批量通过认定,驰名商标总数达51 件。这是对厦门凝心聚力实施商标战略的褒奖,更是对商标品牌强壮“大厦门”的生动体现。
商标展示平台匠心独运
在厦门市工商局,说起商标战略,离不开三样东西,即一个商标品牌馆,这是始建于2006年的全国首个商标品牌馆;一本精美的《厦门商标邮册》,其中有一枚邮票印着邓小平视察南方时为厦门经济特区题词的内容――“把特区建得更好些、更快些”;一份《厦门市商标品牌发展报告》,即人们常说的 “商标白皮书”。
回顾厦门经济特区30年发展之路,小小商标蕴含大世界,可以折射如梭岁月,映衬历史变迁,展示经济特区与时俱进的壮丽画卷。
海堤是厦门人民的骄傲,象征着艰苦创业、敢为人先、奋发向上的厦门精神。当年,英雄的厦门人民靠人挑肩扛石块,靠舢板移山填海,与风浪搏斗,与艰险抗争,用生命的不屈和汗水的凝聚浇筑出一条巍然耸立的海堤。
海堤也是厦门茶厂的骄傲,象征着厦门特区企业敢为人先、积极创新的精神。作为拥有海堤驰名商标的厦门茶厂狠抓茶叶质量管理,该厂实施企业标准因起点高、规范化程度高,而上升为国家标准。厂里有国内最先进的农药残留量控制技术、检测技术、生产工艺与装备,出产的乌龙茶系列产品被专门许可标注“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出品”。
商标决不单纯是商品的标记,更积淀着历史的沿革、时代的缩影、文化的传承。厦门市工商局在推进商标战略过程中高度重视丰富和扩大商标的内涵与外延,深化和提升商标战略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在厦门市工商局商标品牌馆里,人们借助一枚枚商标,可以看到经济特区成立前后以及迅速发展的一段段历史。
新中国成立初期,厦门只有51件商标。1963年,国务院公布《商标管理条例》后,厦门商标逐步增加到225件。后来,受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厦门感光材料厂的飞天女相纸商标、厦门织布厂的鸳鸯商标等分别被改为厦门商标、向阳商标,东风、红星、工农、劳动、雄鸡等也成为商标名称中大量使用的词语。
1978年,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恢复建制,商标培育和监督管理职能逐步强化,厦门拥有的商标数量也迅速增加――1979年至1995年为恢复期,商标年均增长量约145件;1996年至2000年为成长期,年均增长量约850件。
数据见证辉煌历程
2001年,厦门市商标品牌协会在厦门市工商局挂牌,厦门市发展品牌经济领导小组成立。以此为标志,厦门市商标战略实施至今已横跨10年。
为了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厦门市先后出台《厦门市著名商标认定保护管理办法》、《中共厦门市委、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品牌带动战略的若干意见》、《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工商局关于加强商标品牌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等地方性法规及政策性文件49件,涵盖了商标战略基本架构、商标政策法规体系、商标申请注册、商标保护机制、驰(著)名商标激励机制等。同时,厦门市各区政府也出台相应的政策,形成了市、区两级政府以及工商等职能部门合力推动企业争创驰(著)名商标的良好氛围。按照相关政策,通过驰名商标认定的企业可以得到100万元以上的重奖。10年来,厦门特区驰(著)名商标企业获得奖励的资金累计达几千万元。
厦门经济特区现有注册商标47436件,其中2000年至2010年的注册数为37017件,是2000年以前注册量的7.54倍。2000年10月,厦门拥有第一件驰名商标;2010年,厦门有14件驰名商标同时通过认定;2011年,厦门又有12件驰名商标同时通过认定。如今,厦门已拥有海堤、银祥、厦工机械、正新、万里石等51件驰名商标,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与超越。同时,厦门还拥有福建省著名商标407件,厦门市著名商标580件;厦门平均每千家企业拥有的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数量均居福建省第一位。
有一组统计数据耐人寻味――
厦门经济特区的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企业数为全市企业数的0.25%,但其产值却占社会产出值的25%以上。
以2007年通过认定的厦航等7件驰名商标为例,2004年至2006年,商标企业平均年产值分别达6.03亿元、11.8亿元、15.48亿元,2005年、2006年增长率分别达95.7%、31.2%。
银鹭集团通过驰名商标认定当年产值8亿元,第二年产值15亿元,第三年产值25亿元,2007年产值更是达到30亿元的规模。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在2006年获得驰名商标后,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2007年出口1.5万辆汽车,较2006年同比增长了354%,2008年1月至7月同比增长了641%,创下历史新高……
服务所至金石为开
为了更好地推进厦门商标战略,厦门市工商局牢记服务发展大局,积极对接国家工商总局和省工商局给予厦门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实行“双服务、一指导”,即服务政府决策,当好参谋助手;服务企业商标运作,当好政策推手;强化行政指导,在增强商标意识、规范商标使用、提升商标价值、做大品牌经济上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厦门市工商局着力完善培育、建设、运作、深化商标品牌机制,坚持实地走访企业,实行分类指导,综合运用商标注册保护提示书、商标品牌策略建议书、商标规范使用告知书、商标违法违规告诫书、商标印制管理警示书等,引导企业规范商标行为,不断提升企业商标品牌运作水平。
厦门市工商局定期举办商标品牌咨询服务活动,精心策划的厦门市十大品牌暨十大最具创意商标评选活动影响广泛,深入人心;组织“中国品牌战略高峰论坛”活动,主办“品牌・厦门论坛”活动,为企业的品牌发展出谋划策,努力营造公平竞争、尊重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引导和帮助企业“商标换贷款”,为厦新电子、东林电子等企业争取资金1.3亿元;加强商标保护工作,指导、帮助东林电子、厦门宏发电声等公司打赢了跨国商标保卫战,先后从德国、韩国企业手中夺回了被抢注的萤火虫、宏发商标。
据统计,从2000年至今,厦门市工商局共查处商标侵权假冒案件800多件,其中涉外商标案件350多件,收缴和消除侵权假冒商标标志2177890件,收缴直接用于商标侵权的模具印板等作案工具303件。
从2008年起,厦门市工商局运用信息化建设成果,建立商标监管服务系统,其中包括“电子商标管家”、商标决策分析系统等,提高了实施商标战略的科技含量和服务效率。如果哪家企业的注册商标临近期满,“电子商标管家”就会发出预警信号,并且能够提供商标基础数据查询、综合统计等专业服务。
构筑两岸合作平台
金门高粱酒是首件通过厦门申报、被认定为驰名商标的台湾商标,这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交流的积极成果。
厦门是两岸商标合作交流的起点,早在2006年11月,首届“海峡两岸商标品牌论坛”活动在厦门举行。从此,方寸之商标在厦门再一次见证了两岸文化、经济无法割断的渊源与血脉联系,两岸商标品牌知识产权方面的人士多有互访,交流频繁。
2009年初,海西战略提升为国家战略,台湾中华保护智慧财产权协会一行12人专程到厦门市工商局访问,了解海西战略中与商标有关的新政策,研究、探讨、对接海峡两岸的商标知识产权合作交流事项。厦门市工商局坚持积极作为,先行先试,积极引导和帮助台资企业在大陆通过注册普通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等,获得商标法律保护;鼓励和支持在厦台商积极申请驰名商标认定,并将此作为厦门实施商标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一大批台资企业的商标通过了厦门市著名商标和福建省著名商标认定,正新、金门高粱酒、樱花3件涉台商标通过了驰名商标认定。
依托独具海西特色的台湾农民个体工商户群体,工商机关积极引导台湾养鹅大王江清银的鹅公商标、山苏菜大王杨朝村的山苏商标、台湾寿山石茶壶雕刻大王的杉品茶园商标等在厦门落户,并推动台湾观光农业、现代农业深深扎根、蓬勃成长于厦门这片沃土。
厦门经济特区不仅是两岸商标知识产权交流合作机制建立的起点,也是针对台湾农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建立的先行先试区。两岸农业合作论坛活动举行后,中央台办宣布了20项扩大和深化两岸农业合作的新政策措施,国家工商总局也及时发出了《关于加大台湾农产品商标权保护力度促进两岸农业合作的实施意见》。厦门市工商局在厦门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率先采取规范台湾水果名称、规范台湾产地水果和台湾品种水果标志等措施,为切实保护台湾农产品知识产权作出了示范。去年以来,在国务院开展的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中,厦门市工商局查处的正新轮胎、金门高粱酒台企商标侵权案件被评为全国二十大知识产权保护事件,厦门市工商局被评为全国工商系统“双打”工作先进单位。
小商标带动大发展
在厦门的第一件驰名商标厦华之后,萤火虫、宏发、曼佳美等一批驰(著)名商标给企业带来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在厦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光电产业集群,吸引了联想、戴尔、通用电气等一大批国内外电子高科技企业聚集厦门经济特区。
在厦门第一件机械制造业驰名商标厦工机械之后,金龙汽车等企业构成了厦门的机械制造支柱产业。厦门虽然不是粮油、副食品产地,却拥有兴盛粮油、银祥、银鹭等驰名商标企业。厦门私营企业的绿进牌系列食品摆上了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北京饭店、上海锦江饭店等全国几千家星级酒店的餐桌……
在工商机关的积极帮扶下,厦门涉农产业品牌实现了集群发展,形成以银鹭、惠尔康、银祥、古龙、盛洲、兴盛、海堤、中绿、如意、同发、安井等11家驰名商标企业为核心的罐头饮料制造、粮油加工、肉制品加工、蔬菜水果加工、饲料加工等涉农产业集群,2009年实现产值170多亿元,市场交易额60多亿元,年创汇4.48亿美元。
方寸世界,活力四射。件件商标,饱含心血。放眼未来征程,在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主旋律中,一定会有商标战略实施的更加精彩的乐章!(王德胜、侯秋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