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未来网首届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参赛作品
近日,云南省食药监局公布了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饼干、饮料类食品共检验265批次,不合格样品32批次。其中云南达利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达利园法式软面包,菌落总数超过国家标准186倍。云南省食药监局表示,对上述企业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已责令生产经营企业及时采取下架、召回等措施,并进一步查明不合格产品的批次、数量和成因,制定整改措施。(新京报 2016-11-29)
看似这一“达利园食品危机”回归风平浪静,可对于辉煌了27年的达利园集团,我们不禁质疑:“我们信赖的‘品牌’是真正的品牌吗?”
什么是品牌?经济学对其解释如下“所谓名牌,简言之,即驰名品牌,在市场上具有广泛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品牌或注册商标。”我们追求品牌,是因为我们认为品牌是一种能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资产;我们信赖品牌,是因为在这个快消费的时代里,品牌二字给了我们安全感。 但当陆续遭遇了三鹿毒奶粉、蓝月亮荧光剂、品牌手机爆炸、ZARA品牌羽绒服中的死老鼠危机和近期的“达利园事件”等不计其数的品牌质量问题,我们不得不怀疑品牌的可靠性。
我们宁可相信这只是个意外,但实际上,截至2016年,不少国际品牌都难逃质量之垢,消费者投诉也不在少数。以汽车行业来说,今年上半年,各大汽车品牌中,丰田以989例的投诉量高居榜首,福特、雪佛兰、大众和别克纷纷“争先恐后”上榜。不少名牌车的车身、传动系、电子电器到发动机为众多爱车人士所诟病。另外,在化妆品行业,国家质检总局公布2016年首批进口不合格化妆品黑名单中,510批产品上榜。其中不合格化妆品涉及多种消费者熟悉的品牌,其中日本DHC化妆水含有间苯二酚、韩国“兰芝”柔润凝亮修护眼霜细菌总数超标40倍、法国兰蔻、香奈儿含有腐烂动物尸体炼制的动物油……
在品牌营销方面,有的企业甚至拿出收入的四成来进行广告宣传推广树立形象,可见品牌的知名度对消费者信赖程度的影响。消费者往往认为越知名的可信赖度越高,这一定对吗?正是这样的思维给了一些企业可乘之机。一些企业重在做广告宣传树立品牌,轻在产品研发质检,是不是说一旦某一品牌被熟知了,供求关系间的信任建立了,是不是就可以一直信任到底?答案是否定的。一件产品从流水线到成品,从工厂车间再到销售终端,需要过很多道关卡,任何一道运输、质检程序,省略、忽略或者简化都是缺乏责任心和最基本诚信的体现,同时也是对消费受众信任和对市场及企业本身的伤害。
品牌不仅仅是众人熟知的商标,它更代替了一个企业的信誉和责任感。如今,对多数产业来讲,保持质量稳定性最大的障碍已经不是技术水平,而是意识。任何时候,质量这根弦都不能松,“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意识必须贯彻始终。在此基础上,企业还要补上精细化管理这一短板,明确责任分工,严格执行制度来保障产品质量,不是造成后果了才想起亡羊补牢。值得庆幸的是,一系列的不合格产品一一被查出,表明了我国的质量监管法律体系愈加完善,并未对品牌产品“盲目信任,”这是值得肯定的。将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有机结合起来,发挥行业自律对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从而提高产品质量,相比政府“一手抓,”这是不是更明智的做法呢?
值得指出的是,提升产品质量水平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相关制度要随市场需求和生产能力的变化而不断修订、完善,紧抓质量大关,这样一来我们熟知的“品牌”离真正的品牌就不远了。
文章标签: 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