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贵阳市龙洞堡机场,湖北稻花香集团副董事长、原关公坊酒业公司董事长邓军在送行的人已离开、手持登机牌正准备登机之时,数位来自山西的执法人员出示证件后,将其控制并带离机场。《新楚商》杂志记者据稻花香内部人士透露,带走邓军的并非公安民警,而是身着武警制服的人员。
直到三个月后的7月9日,才有山西省运城市本地媒体以《涉嫌合同诈骗山西关公酒业 “稻花香”副董事长邓某被逮捕》为题,用一条不足500字的消息率先报道了此事。
据其报道表述,“2003年10月起,时任关公坊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的邓某(邓军)借口壮大关公品牌,虚构事实,与地址在运城市稷山县的山西关公酒业有限公司‘合资’组建宜昌关公酒业有限公司。‘合资’期间,山西关公酒业不仅没有任何收益,还失去了‘关公牌’商标。2013年4月7日,因涉嫌合同诈骗罪,邓某在贵阳机场被稷山县公安局刑事拘留,4月16日,稷山县人民检察院批准对其执行逮捕”。
湖北稻花香集团宣传部部长雷克军接受《新楚商》记者采访时表示,稻花香正积极通过正常司法程序来寻求解决与山西方面的关公坊商标争议,以及该公司副董事长邓军被羁押至今一事,但该公司目前不便于向外界透露任何信息。
众所周知,关公坊是湖北稻花香集团重磅打造的白酒子品牌之一,在过去十年间,凭借着精准的市场定位和成熟的营销体系,一举成为稻花香攻占白酒中档市场的“利器”。2012年关公坊的销售收入达到18亿元,2013年更是定下24亿元的销售目标。
但眼下,关公坊正陷入“商标之争”的漩涡中。这个2010年就被估值为5.29亿元的白酒品牌,前路未卜。
两厢情愿
为了剔除商标上的“隐患”,2003年10月,时任关公坊董事长的邓军代表公司与山西关公酒业签订《合资合同》,这也成为邓军后来被控涉嫌合同诈骗罪的依据
2002年,白酒业进入“黄金十年”的发展期,此时的稻花香,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销售额已高达8亿元。作为湖北本地的酒企,当稻花香在江苏、浙江等地成功占领了一定市场份额时,本省市场却在不经意间迅速、彻底地丢失了——从2000年到2005年,稻花香不得不放弃除宜昌以外的所有湖北市场。
为了重新收复湖北市场,2001年底,稻花香集团迈出“收复失地”的第一步,将湖北当阳的关公酒厂整体并购,据此成立了宜昌市关公坊酒业有限公司(简称宜昌关公坊),并将“关公酒”更名为“关公坊酒”。邓军作为该企业的法人代表,成为了新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
文章标签: 品牌